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23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与我们党始终进行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分不开的。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用“六个如何始终”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必须解决的特殊难题,强调“解决这些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围绕“六个如何始终”中的“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

记者: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如何才能做到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激励奋斗精神?

董振华:坚定的理想信念犹如人生道路上的灯塔,能够使人们透过层层阴霾而不迷失方向,克服重重困难而不放弃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不竭动力。邓小平在回顾我们党的历史时曾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所追求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根结底都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修身、用权、律己才不会偏离方向,谋事、创业、做人才不会急功近利,才能干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干事创业的舞台。一定要不忘来路初心、不忘誓言根本,常怀感恩之心、常思肩上之责,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解决群众困难,切实把人生价值定位到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上来,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为人民服务上来。

共产主义只有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变为现实。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作为共产党员,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更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永葆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党员、干部应如何加强理论武装、掌握看家本领、克服“本领恐慌”?

董振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

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原原本本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征程上,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克服“本领恐慌”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学习和掌握了它,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变世界,只有把观点、立场转化为方法,才是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把思想切实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上来。当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对干部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途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要兴党强党,保证党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实事求是认识和把握自己,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如何能够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求真务实?

董振华:党员领导干部要持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求真务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

实事求是不仅仅是“求真”问题,也是“务实”的问题。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也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

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求真务实,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反对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根本上破除形式主义,关键在于抓好落实。既要用心,也要用情,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要,解决群众的困难,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成效,实现并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从根本意义上讲,实事求是不仅是“求真”之过程,本身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求善”之过程,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二者不可割裂,否则就会走向反面。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之价值追求,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之科学态度,就会事与愿违,甚至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实事求是之“求真”态度,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就不能贯彻到底,甚至会由于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而背离实事求是的价值立场。实事求是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二者在造福人类的历史实践中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了起来。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价值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党性问题。

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如何认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担当作为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董振华: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伟大事业因努力奋斗而成功,党员、干部靠奋斗而不断成长。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是营造出来的,只有形成鼓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内生动力。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不仅靠严管、约束,更需厚爱、激励,给予党员、干部更多的关爱与帮扶。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确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各级党政部门要重视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有机会有平台。

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把各项激励措施落到实处,让实干者真真切切地得到实惠。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注重职级、待遇、政绩与能力、责任、付出挂钩,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实干者寒心。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建立澄清保护机制。对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或错误需要综合研判,用好容错纠错机制,该容的要大胆容错,不该容错的坚决不容。要把容错纠错机制贯穿于监督执纪全过程、各方面,及时为敢于担当作为者提供制度性保障,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加大对诬告陷害者的查处力度,为受到诬陷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敢于担当的干部的后顾之忧,真正做到“激浊扬清、惩恶扬善”,从而为勇于担当者、敢于试错者、大胆创新者保驾护航。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 - Official Website)

包河校区(合肥市包河区东流路9号)

邮编:230601 电话:0551-63617016 传真:0551-63617026

邮编:230051 电话:0551-62795162

招生信息服务   电话:0551-63617105 63617100 63617103

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