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落实《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加快学院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引领学院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发展,凸显学院办学特色,特制定《新2会员手机管理端“十二五”特色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 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专业建设水平要很好地适应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灵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应用相联系,教学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全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
二、建设原则
1.优先发展原则
坚持把特色专业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学院发展规划优先安排特色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特色专业建设,教学资源投入优先满足特色专业建设,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专业引领学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发展。
2.社会需求原则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适应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建设发展需要,结合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主动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需求,紧密关注本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及专业的发展动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重点发展服务行业、企业需要的专业,重点建设以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会计、资产评估等为重点的特色专业。
3.创新发展原则
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坚持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强化特色专业,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校企合作原则
鼓励并支持特色专业与企业行业对接合作,密切校企合作,推动学院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增强特色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度,鼓励特色专业创办自己的经营实体。
三、建设思路
适应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的需要,结合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主动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需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办学水平和就业率较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通过特色引路,促进和彰显学院办学特色。
特色专业建设要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教学做一体化等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领学院专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特色专业建设目标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主动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在传统优势专业和新设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优良、质量上乘的要求,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建设一批社会需求高、优势突出、条件优越、服务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的特色专业。并以特色专业建设带动与其相关专业建设,促进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具体目标:力争到2015 年底,招生专业总数达到20个,建成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左右院级特色专业。
五、建设内容
1.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要以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争取相关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方面与行业企业密切协作,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从实验、实训、实习3个关键环节入手,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积极探索定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紧密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适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专业发展的时代性特征。
2.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坚持以市场需求、能力本位、就业岗位为导向,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依据,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双证书”制度为核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于一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步建立起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要以国家(省)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建设标准,将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建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积极培植特色课程,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彰显专业特色。
按照培养目标具体化、课程结构模块化、任务实施项目化、能力训练序列化、教学方式情境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资源优质化的特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2015年,基于工作过程,引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形成以省级精品课程为示范、院级精品课程为支撑的优质课程体系。每个专业建成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2~4门,开发企业合作校本教材2~4本、实训教材2~4本。每个重点建设专业,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1~2门精品课程。
依托行业企业,做优做强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会计、资产评估等重点专业,并以此带动审计类专业群、会计类专业群、工程管理类和相关专业群建设,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
3.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根据特色专业建设及培养高技能人才需求,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要通过“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由以外引为主向外引与内培并重的方式转变”,要不断加强特色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造就和引进一批中青年专业带头人,争取有3~5名教师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专业带头人和名师,打造1~2支省级教学团队。
努力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每个特色专业聘任的专家型兼职教师数必须达到专业教师人数的30%以上,并保持其稳定性。不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学习交流,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到学院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充分调动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根据专业技术更新需要,及时调整兼职教师结构,保持并逐步加大专家型兼职教师的比例。
4.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鼓励特色专业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物质与人力资源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源的整合,建设完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体系。“十二五”期间,以建设1~2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中心为重点,带动所有专业至少各建设1个相对稳定、完备的校内实习实训(室)基地。同时,每个专业重点建设1~2个紧密型或半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全院总数稳定在200家左右。
5.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
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在特色专业建设和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不断完善。在原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基础上,建立特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积极吸纳行业能手参与,全面指导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地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指导特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学院、用人单位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切实提高质量监控与评价水平。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领导
院长与分管教学副院长对全院特色专业建设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教务处要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
2.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
根据各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添置、更新教学设备的投入,逐年扩大实习专项经费,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经费,提高教学资料的经费投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3.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角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实习实训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高校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一支校企共建、专兼结合,素质良好、结构优化,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合理梯队结构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促进特色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2011年12月31日